在mRNA疫苗迅速发展的背景下,长循环新型PEG化脂DMG-PEG2000已成为制药领域的新宠。本文将从其结构与应用出发,为大家全面解读DMG-PEG2000的优势和潜力。
结构特点
DMG-PEG2000是一种经过PEG化改造的短链脂质,其C14链明显短于常见的C18链(如DSPE-mPEG2000)。这种设计使得脂质“锚”嵌入脂质膜的深度较浅,从而在体循环过程中更易于脱落。这种设计的最大优势在于解决了“PEG-dilemma”。
PEG-dilemma的挑战
“PEG-dilemma”主要存在三大问题:
1. PEG链的空间位阻效果屏蔽了脂质体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,抑制了靶细胞对脂质体的摄取;
2. 影响了脂质体与内涵体膜的相互作用,导致“内涵体逃逸”失败,使RNA无法顺利进入细胞质;
3. 多次注射PEG化脂质体可能引发免疫反应,加速血液中脂质体的清除。
解决方案
常见的解决策略包括:降低脂质体表面PEG的密度;使用可断裂的PEG-脂质间linker(如酯键、腙键、肽键);以及采用短链脂质,例如,C14脂质相较于C18脂质更易于PEG从粒子表面解离。此外,DMG-PEG2000的短链(肉豆蔻酸,C14)相较于长链脂质(硬脂酸,C18)具有更快的降解速度,能够降低脂质体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及对ApoE的吸附,从而实现最佳的细胞基因沉默效果。
关键技术及应用
在RNA类药物递送中,“溶酶体/内涵体逃逸”是关键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。药效的高低与此密切相关。采用含有短链烷基的PEG化脂质,既能实现有效的体内逃逸,又能加速解离,以应对PEG化带来的“内涵体逃逸”失败现象。这也是为什么在化药脂质体中常用DSPE-mPEG2000,而RNA类脂质体药物更倾向于使用DMG-PEG2000,从而提高基因沉默和表达效果,显著提升药效。
新型PEG化脂质的发展
基于DMG-PEG2000的优势,近年来还开发了多种新型PEG化脂质,例如DMA-PEG2000和PEG2000-Ceramide-C14,以满足科研需求。
DMG-PEG2000的基本信息
- 中文名称:DMG-PEG2000
- 商品名:DMG-PEG2000
- 化学名称:1,2-二肉豆蔻酰-rac-甘油-3-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
- 生产商:艾伟拓(上海)医药科技有限公司
- CAS号:160743-62-4
- 分子式:C32H62O5(C2H4O)n, n≈45
- 应用:阳离子脂质体
- 性状:白色粉末
- 溶解性:易溶于甲醇、氯仿,部分溶于水
- 分子量:约25092
- 保存条件:-20℃
- 注意事项:避免与强酸、强碱、强氧化性物质接触
更多有关核酸递送类关键辅料的信息,欢迎联系尊龙凯时的官方热线:400-6262-623,尊龙凯时竭诚为您服务!